|
亞太研究所更改前的官方網站顯示侯儒楷(右上)和蕭新煌(左下)為名譽高級研究員。(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亞太研究所最近關於特區政府的民意調查結果與其他媒體同類調查相去甚遠,引起社會爭議。《大公報》深入調查,發現該研究所的骨幹竟然有反華推手侯儒楷(Morton Holbrook)以及“台獨”分子蕭新煌。
2014年“佔中”爆發前夕,作為美國時任駐港領事夏千福(Clifford Hart)前上司的侯儒楷,突然出任香港美國中心(港美中心)行政總監。其間他一再借學術之名煽惑學生參與所謂“抗爭”。蕭新煌長期擔任台灣地區多個政府要職,包括所謂“總統國策顧問”等,他頻繁在媒體及網絡上唱衰和抹黑內地及香港特區,引發網民不滿,質疑“這樣的人在民調機構是否合適?”
中文大學發言人昨天回復大公報查詢時表示,該研究所將會中止侯儒楷、蕭新煌的名譽高級研究員聘約,會嚴格遵守香港國安法。
兩人任名譽高級研究員
中大﹕中止聘任
本地有傳媒機構6月份公布一項調查顯示,接近七成市民對特首李家超的表現表示滿意。但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今年5月的調查中,特首評分僅為46.1分,且較去年5月的49.9分有所下跌。該調查還顯示,僅19.4%的受訪市民對特區政府表現表示滿意;表示不滿意的有38.2%;回答“普通/一半半”的則有40.3%,較2月份下跌0.7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對特區政府表現滿意的百分比、19.4%與去年5月的19.7%相近,不滿意的百分比、38.2%則較去年同期的36.7%有所上升。
相關調查結果引發社會爭議,因為與市民的感受相差太大。更讓人質疑的是,這“精準”的0.7個百分點究竟從何而來?這種以“學術”外衣包裝的唱反調,不禁讓人聯想起由國安通緝犯鐘劍華曾帶領的“香港民意研究所”,該機構長期借所謂“民調”唱衰政府,煽動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