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早前舉行的香港書展,是亞洲最大型的書展之一,更是香港夏季的重要盛事之一,其目的是為來自海內外的出版社提供推廣新書、宣傳好書的平台,為讀者提供接觸新書及會見作者的寶貴機會。然而,部分書店和出版社卻在同期另行舉辦所謂的“獨立書展”,趁機宣傳和出售反中亂港的書籍,為所謂的“黃色經濟圈”“輸血”,繼續以書刊為媒介,試圖將煽動對立、歌頌非法“佔中”,甚至美化非法暴力行為的“毒”思想滲透香港社會。
然而,借著書展時機肆意妄為的除了“獨立書展”,更有眾多所謂“獨立書店”,它們已然成為“黑暴”的思想餘孽、“黃色書圈”的供應商,它們明目張膽出售暗藏“港獨”和反中亂港內容的書籍,形成“軟對抗”產業鏈。據《大公報》暗中調查,旺角一家兼售書籍與其他商品的網店推銷大量“軟對抗”書籍,尤其是反中亂港頭目黎智英的所謂“傳記”。此書不僅大肆美化黎智英賣國求榮、攬炒香港之行徑,店舖更聲稱該書是“今夏最令人期待的新書”,云云。
在日常生活深化國安意識
該本“傳記”的作者是壹傳媒前董事祁福德(Mark L. Clifford),他更是海外亂港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的主席。據悉,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亦曾擔任該組織的主席。毫無疑問的是,這本所謂的“傳記”不僅僅是煽動“軟對抗”的刊物,背後更有境外反華勢力積極參與,暗中操作。此外,該網店還公然出售和接受訂購多本美化非法“佔中”和黑暴劣行的書籍。
筆者認為,無論是所謂“獨立書展”還是公然出售反中亂港書籍的所謂“獨立書店”,都暴露出一個更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當“硬對抗”不復再,反中亂港分子的活動由地面轉入地下,當“黃色經濟圈”開始以書籍、小型讀書會乃至海報等隱晦的形式不斷煽動“軟對抗”,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國安法律來懲戒危害國家安全的“軟對抗”違法行為,又要如何將愛國愛港、國家安全意識牢牢地納入香港社會的方方面面。
所謂的“軟對抗”本質上是反中亂港勢力的另一種非法行徑,旨在對香港民眾的日常生活進行“毒”滲透,對市民的“吃穿住行”乃至精神生活進行“無聲”的扭曲。例如,上環有茶飲店表面上並無展示任何與“軟對抗”相關的標語或單張,然而,店內的角落張貼了兩張於2019年黑暴期間所寫的支援暴徒的“打氣卡”。不同於以往舉著大旗、拉著海報的街頭抗議,“軟對抗”更具有精準的組織和系統的目標。又例如,旺角有“獨立書店”在室外公開地貼上了大量的黑暴文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