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軟對抗”危害大 維護國安不可鬆懈
http://www.crntt.hk   2025-07-23 13:13:39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網評:“軟對抗”危害大 維護國安不可鬆懈

  來源:文匯網 作者:陳克勤(立法會議員)

  隨著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和執行機制逐步完善,香港社會上的反中亂港行徑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層出不窮的各類“軟對抗”現象仍持續存在。近日香港《文匯報》揭露,在香港書展舉行期間,有所謂“獨立書店”在其他地方舉辦“獨立書展”,出售鼓吹反中亂港政治信息的書籍,也有書店以隱晦方式展示並售賣含煽動仇恨內容的文化產品,企圖分化社會、煽惑民心。對於明確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警方須嚴肅跟進調查、果斷執法,社會各界亦要高度警惕,堅決抵制各類“軟對抗”,維護香港來之不易的安寧穩定。

  “軟對抗”蠱惑人心

  事實上,這些“軟對抗”手段多以虛假陳述、誤導誇大為特徵,通過發表煽動性、情緒化的言論和表達,蠱惑人心。

  第一類是涉嫌虛假陳述的行為,意圖煽動民眾對國家及特區的不滿情緒。此類行為在現行法律體系下可進行規管,例如早前有人藉跨境器官移植議題造謠,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以及偽造城大教授墮軌身亡遺書等事件,均為典型的“軟對抗”案例。

  第二類則是針對香港社會各領域,通過誇大、煽動性言論動搖大眾對香港社會信心的手段,這也是“軟對抗”中較為隱蔽且棘手的類型。例如,早前受疫情及外部環境影響的香港金融市場,便出現所謂“香港金融中心遺址論”、“香港玩完論”等危言聳聽的論述。別有用心者刻意把香港經濟的起伏與香港國安法實施等議題進行扭曲解讀,企圖令公眾對維護國家安全法律產生誤解。這也是“軟對抗”的典型例子。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風險持續上升,眾多海外資金與企業因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健特質,紛紛選擇流入香港金融市場。此前喧囂一時的負面論調銷聲匿跡。因此,正如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早前所述,針對“軟對抗”,需以“軟實力”反制。這既要求社會對此類言論保持高度警惕,更需對此類抹黑污蔑言論進行有理有據的反駁。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