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網評:增強社區凝聚力 遏制“軟對抗”蔓延
來源:文匯報 作者:葉傲冬(民建聯秘書長)
香港文匯報揭發,有商戶以商業行為掩蓋分化社會、煽動對立的政治意圖,試圖暗地破壞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這些“軟對抗”行為以深水埗尤甚,有人舉辦所謂的“獨立書展”,向入場者派發極具煽動意味的宣傳單張,並推薦其他“同圈層”店舖,企圖以文藝作包裝,將“軟對抗”產業從文化玷污至食肆、零售,甚至是社區等不同層面。面對這類行為,單靠執法難以根治,還需要地區工作者與社區各持份者形成協作網絡,從根源遏制其蔓延,讓香港的青少年可在正向價值觀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不同持份者間的理念可能存在分歧,但在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上,卻應該有著共同的目標。“軟對抗”以分化社會、鼓吹破壞秩序、煽動仇恨政府為目的,與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社會同心推進良政善治的共識背道而馳。社區內的各個持份者應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守好抵制“軟對抗”的第一防線,尤其區議員須與居民保持緊密聯繫,及時反映民生訴求,協助解決居民困難,增強社區凝聚力。當居民對社區產生足夠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時,極端思想才會被遏制。
培養“守護國安義工”
社區應定期舉辦聯合會議,討論大眾關心的問題,並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區議會、地區“三會”和關愛隊應加強對社區成員進行教育和宣傳,讓大家瞭解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對國家和國安有正確的認識。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等形式,增強社區成員的政治素養,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複雜的社會問題。地區工作者也可參考“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培訓計劃”,在社區內培養“守護國安義工”,由國安導師、區議員等帶領,定期舉辦國安知識講座,有效減少社會上的極端行為,從而促進理性與平和的社會氛圍。
同時,地區組織還可組織街坊前往內地親身體驗國家在基礎建設、科技和經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及社交平台傳播正向訊息,反駁虛假資訊與煽動言論,提升市民對事實的判斷能力。唯有提升整體社會在媒體上的素養,才能減少極端分子利用網絡傳播不實言論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