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去年8月30日通車以來,已實現從成都最快99分鐘到黃龍九寨站、3小時到達黃龍景區、4小時內到達九寨溝景區。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搭乘動車前往黃龍九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20日,九寨溝景區遊客人數較往年同期相比增長173%。
“我們特意來看雪,拍了好多照片。”在黃龍九寨站,記者遇見了正要返回重慶的李瑩,她和朋友們一起坐動車來九寨溝游玩。
從九寨溝景區,到九鼎山太子嶺滑雪場,再到鬆潘奇峽溝冰雪歡樂穀,川青鐵路串起沿線多個旅遊景點。春節期間,坐著動車去冬游成為遊客們的出行首選,讓他們體驗到“快旅慢游”的樂趣。
平安出行的背後,少不了鐵路檢修工人的保障。
川青鐵路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鐵路,冬季溫差大,夜間最低氣溫在零下15攝氏度以下。這對被喻為列車“方向盤”的道岔設備來說,考驗不小。一旦被冰雪覆蓋,就會影響設備靈敏度,造成轉換不到位等問題,影響列車運行。
22時57分,鎮江關站站台上空蕩寂靜。國鐵成都局成都電務段鬆潘信號工區的信號工們穿上棉衣,戴上頭燈,扛著工具包,開始了一天的電務設備巡檢工作。
為了保障春運期間川青鐵路暢通,道岔融雪裝置上線。這個裝置相當於貼在鋼軌、道岔杆件上的“暖寶寶”,24小時運轉,保證道岔杠件等設備不會因溫度過低而影響使用。一旦檢測到鋼軌溫度偏低,就由車站遠程控制終端啟動電加熱元件,給道岔需要加熱的部位融雪消冰。
夜裡的設備巡檢,就是檢查這個部件是否發生位移,“加熱條若是脫落,不僅影響加熱效果,還會造成道岔卡阻。”鬆潘信號工區信號工爾基說。
春運期間,川青鐵路茂縣、鬆潘、鎮江關、黃勝關等5個車站安裝的67組道岔融雪裝置每日運行。如遇極端暴雪天氣,還會增加傳統人工掃雪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