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斷提升事後處置能力,“數智大腦”還能預警預測潛在堵點,並提前介入處置。
1月16日上午9時,粵港澳大灣區骨幹高速路網智能交通管控平台運用大模型分析交通數據後,預測西行方向車流量從10時起逐漸增大,到11時後達到小高峰。
於是,路網調度中心及時通知路政、交警等加強巡查,提前做好應急保暢預案準備。同時,通過隧道沿路情報板等設施,向司機播報前方路段出現行車緩慢情況,提醒司機謹慎駕駛。
當天11時,海底隧道車龍超過1公里,車輛通行緩慢。但得益於及時提醒、疏導,沒有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緩行車龍也沒有變長。到13時18分,交通恢復暢通。
高科技之外,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還與深圳、中山兩地交警、消防救援等單位一道,攜手相鄰路段,建立起一路多方聯勤聯動機制。同時,在東、西人工島和中山馬鞍島設置了備勤點以及輕微事故快速理賠點,實現路面異常早發現、響應處置再提速,讓人們的返鄉團圓之旅更舒心。
首次服務春運,深中通道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1月14日至19日,日均車流量約8萬車次,整體平穩。
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
貼上“暖寶寶”,高原動車無懼冰雪
走進川青鐵路黃龍九寨站,陣陣熱浪撲面而來。放眼望去,熱水器、暖手寶等設備一應俱全。“現在,外面的溫度是零下10攝氏度,候車室內卻有24攝氏度,多虧了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國鐵成都局黃龍九寨站站長郭琦介紹,這個系統可以實現自動控溫,提供適宜的體感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