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五五”展望 動能轉換與結構升級
http://www.crntt.hk   2025-09-10 16:58:29
中國工程師紅利持續釋放、市場化改革及宏觀政策的空間仍大,未來五年經濟增長應能保持在合理區間。(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根據二十大戰略安排,中國將於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十五五”(2026-2030年)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階段,也是全球經濟格局重塑與中國高質量發展攻堅的叠加期。

  “十五五”期間,中國經濟將告別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模式。經濟增長面臨多重下行壓力,如房地產深度調整、全要素生產率提升速度放緩、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衝擊,以及人口紅利消退等多重挑戰,經濟增速將適度放慢。

  經濟增速適度放緩

  考慮到中國工程師紅利的持續釋放、中國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以及中國宏觀政策的空間仍大,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應該能保持在合理區間。在高質量發展精神指導下,中國經濟發展能夠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長,同時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綜合判斷,“十五五”期間中國年均GDP增速目標將設定在4.5%至5.0%之間。這一增速水平與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人均GDP目標相匹配。

  增長動能逐步轉換

  “十五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將發生深刻變革,從傳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和內需拉動雙輪驅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質生產力培育,科技創新將成為核心增長引擎。重點攻關芯片、算法、大模型等“卡脖子”領域,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人工智能+金融與醫療”等場景落地應用。

  內需擴容與消費升級,內需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通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強化社會保障、優化消費結構等措施釋放消費潛力。新型城鎮化將是內需擴張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發展城市群和都市圈,釋放消費潛力。

  生產性服務業崛起,將從“配套”角色提升為與先進製造業並列的支柱產業。當前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占GDP比重僅為28%,遠低於歐美國家的40%至50%。預計到“十五五”末,這一比重有望提升至35%,實現“再造一個中國製造”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