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中國進出口表現。下圖:與主要貿易夥伴數據。(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據大公網報導,中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9.5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6.9%涉及17.61萬意元;進口11.96萬億元,下降1.2%,降幅較前七個月收窄0.4個百分點。單看8月,進出口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4.8%,進口增長1.7%。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首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累計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8月出口、進口已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外貿韌性持續彰顯、活力不斷釋放”。
分析稱,儘管面臨全球貿易逆風,但在多元化對外開放,以及高新技術產品競爭優勢支撐下,中國出口長期韌性依然存在,未來出口下行風險預計可控。
按美元計價,首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18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增長5.9%,進口下降2.2%。單看8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1%;其中,出口增長4.4%,進口增長1.3%。
民企外貿占比升至57.1%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表示,8月美元計價中國出口規模為近三個月來次高,出口增速仍處合理區間,但“搶出口”高峰或已過去。從出口商品看,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已成為中國出口“壓艙石”,特別是集成電路、汽車、船舶、醫療器械等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塑料製品、紡織紗線等產品出口規模與去年同期變化不大,展現出一定韌性,惟服裝鞋靴、箱包、玩具、家具等產品出口出現一定降幅。
今年前八個月,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下降1.5%至2.75萬億元,占出口總值的15.6%。此外,民營企業仍是中國出口的主力。首八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6.89萬億元,同比增長7.4%,在中國外貿總值中占比57.1%,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判斷,“搶出口、搶轉口”效應開始退坡;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或對中國貿易活動設置間接限制,同樣對後續出口帶來利淡影響。不過,在多元化對外開放,以及高技術產品競爭優勢支撐下,中國出口長期韌性依然存在,未來出口下行風險預計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