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演員在加拿大多倫多表演婺劇《三打白骨精》,盛況空前。“演員們的表演太出色了!現代技術與傳統戲曲的結合真是讓人嘆為觀止,整場演出讓我對中國戲曲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更多的期待。”一名觀眾在現場表示。
白素貞唱腔優美動聽,青蛇盡顯靈動……今年4月,“2025中國戲演出季”暨中國戲國際展演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作為演出季的開幕大戲,婺劇《白蛇傳》在奧地利和匈牙利上演。謝幕時,掌聲經久不息,不少當地觀眾用當地語言高喊“再來一段”。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婺劇是一個多聲腔劇種,最大的特色就是“文戲武做、武戲文唱”。此外,婺劇唱腔高亢婉轉,也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中國傳統戲曲的唱腔、舞台上展現的技藝及其爆發力,能夠跨越不同國界,這是人類共通的藝術語言。”王曉平說,婺劇的許多文戲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會通過形體動作外化表現,因此國外觀眾能更好領會劇情。
每場演出用LED屏實時滾動由當地語言翻譯的唱詞;扮演豬八戒的演員每到一個國家,都會學習當地語言的俏皮話,在節目中和“女妖”打招呼;國外演出最多的《白蛇傳》《穆桂英》《三打白骨精》等劇目,包含著愛與誤解、救贖與和解、正邪對立等情感母題,讓國外觀眾能在婺劇表演的身段和唱腔中獲得共鳴……為了讓婺劇更好地走出國門,劇團在演出環節融入了不少巧思。
傳統道具也進行了創新。早期,赴南美演出時,光運道具就花了10餘萬元的運費,且往返耗時長達兩個多月,十分不便。現在,團隊演出所使用的道具全部採用堅固且能折叠的鋁合金材料,人手一箱就能帶走。
此外,一台傳統婺劇的演出需要上百人,而出國演出往往需要盡可能控制人數,為此演員們個個精通十八般武藝,可以分飾多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