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本土研究社”遭踢爆 其活動挑戰國安底線
http://www.crntt.hk   2025-07-08 14:22:38
 

  【話你知】回收發泡膠不獲延續資助 局長踢爆加工過程不環保

  出席今次“本土研究社”“吐槽大會”的李家銘是“迷失的寶藏”回收發泡膠項目經營者,他經營的項目不獲政府延續資助,李家銘在會議期間歸咎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所致,又“吐槽”垃圾徵費等環保政策推遲,削弱公眾回收的誘因,導致發泡膠回收量減少。

  不過,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今年1月發表題為“淺談廢物處理的環境經濟學”的網誌已解釋,發泡膠回收加工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會產生額外的污染,不符環保原則。

  他解釋,發泡膠密度很低,收集和運輸廢發泡膠的成本十分高,加上回收發泡膠還需要高溫熔化和化學處理,故回收發泡膠成本高昂,處理成本可高達數萬元一噸,且會釋放有害氣體,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和資源碳足跡也十分高。

  煽網民填“三分鐘”申述書製假民意

  於2009年興建高鐵風波中出位的“本土研究社”,與“土地正義聯盟(土盟)”同氣連枝。“土地正義聯盟”於2011年成立,由多個深黃社運及環保團體組成,有指加盟的“本土研究社”實為“土盟”的研究及教育部,大致分工是“土盟”主導抗爭和社區運動,而“本土研究社”則以“學術研究”為名,為其行動提供經美化後的所謂理論支持。

  “本土研究社”過去以激進手段反對多項政府發展計劃,包括反對遷拆天星碼頭、皇後碼頭、高鐵興建等。核心人物陳劍青被指是“土盟”的核心研究員,負責撰寫所謂“政策分析”,是煽暴派朱凱廸的“文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