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食物由參加過活動的一名分享嘉賓提供,聲稱出售臨近過期食物,減輕堆填區負擔雲雲。
在活動開始前,主持人強調,“這裡有一些規矩需要遵守,就係呢度講呢度散(不得外傳的意思),因此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有什麼冤屈、有什麼不滿,或者不可以講出街的,都在這裡說完。”相當有地下集會的意味。同時,活動要求出席人士自我介紹,也有“捉內鬼”的含意,當中部分人自稱是該發泡膠回收行動的義工;有人自稱是環保方面的研究員;有人表示是跟隨朋友前來的。活動約有50人左右參與,大約不足10人是新加入。
活動由“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的項目創辦人及項目總監李家銘(Andy)主講,他經營的回收項目連續9年每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三四百萬元,今年7月14日結束營運,過程中他大吐苦水,聲稱項目令他約虧蝕200萬元。他聲稱,疫情期間內地回收商提早收爐,拒絕接收香港運返內地的廢棄發泡膠,造成發泡膠“圍城”的“恐怖”亂象,有誇大問題之嫌。他則從中協助處理大量棄置發泡膠,還稱每年回收量都“超標”完成,約處理150噸發泡膠回收。
大會字眼圖煽動不滿政府情緒
他將香港回收業做不出氣候的原因諉過於政府,聲稱政府曾禁止“綠在區區”幫他們收集發泡膠,他遂跟政府部門交涉商議多年後,政府才同意將發泡膠列為收集項目之一。吐槽大會將近結束前,投射屏幕出示政府無限期擱置垃圾徵費浪費公帑1.7億元雲雲的字句,甚有煽動不滿情緒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