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黃偉綸表示,有國安法律保障,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右圖:黃偉綸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強與不同地區的交往合作,帶領商界開拓新興市場。圖為特首李家超上月率團出訪中東。(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接受訪問時表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香港國安法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強調,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構築起維護國家安全屏障,讓香港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可以全力聚焦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
黃偉綸表示,對商界來說,一個更安全、更穩定、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利增強企業投資信心,投資者可以放心在香港投資;有利吸引資金和人才來港,提升競爭力;亦有利社會可持續發展。
黃偉綸表示,有國家安全法律保障,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外國企業對香港的發展有信心。他舉例指,2024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大幅增長,總數達9960間,較2023年上升10%。
做好“底線思維” 應對不同挑戰
黃偉綸表示,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香港必須密切監察各種金融和經濟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底線思維”,亦做好不同的預案,以應對隨時出現的不同挑戰。“我們對香港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的能力充滿信心。香港擁有穩健成熟的監管制度、嚴謹的系統性風險監察機制。特區政府一直統籌各金融監管機構,維持香港金融穩定,保持金融及貨幣市場,以及相關係統運作暢順,並持續完善監管機制。”
香港金融市場有強大堅固的緩衝和抗震力。黃偉綸指出,香港有龐大的外匯儲備,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資本充足率遠高於國際監管標準最低要求,足以抵禦外在因素引發的市場震蕩。他續稱,特區政府會持續通過“全天候、跨市場、聯動式”的監測系統,監察市場是否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跡象。而金融監管機構會提前準備應對預案,以應對各種可能的情境,並對相關業界進行實地審查以及壓力測試。
除加強監管外,黃偉綸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努力,加強與不同地區的交往合作,擴展經貿網絡,帶領商界開拓新興市場。“未來,東盟地區與中東地區仍然是我們著力推進的市場。我們正籌備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設立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和中東地區的聯繫,開拓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