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破圈融合:傳統戲曲的青春進行時
http://www.crntt.hk   2025-09-11 11:56:35
川劇街舞《么不倒台》畫面。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街舞入戲,跨界融合創新爆點;薪火新生,青年傳承掀新熱潮;古今交融,數字賦能助新發展……近年來,一股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創新之風正吹拂著古老的梨園。傳統戲曲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新潮元素,探索青春表達。

  探索傳統戲曲新敘事

  “川劇高腔亮一嗓子,硬是么不倒台;古戲台上跳街舞,更是么不倒台……”今年8月,重慶市川劇院與不齊舞團合作推出作品《么不倒台》,將川劇的造型身段與街舞的動感節奏融合,並注入地道的重慶方言說唱,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川劇街舞。

  “‘么不倒台’是川渝地區方言,在戲班裡面是說角色演得好,觀眾不讓你下台,這是對演員的高度認可。”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說。

  “街舞+川劇真的很棒!” “希望看到更多傳統文化結合新元素,迸發出新的生命力”……對此,不少網友給出了正面反饋。“我希望我們以後能夠更多地創造出一些傳統文化和潮流文化相結合的作品,通過這些跨界作品,使觀眾有一個瞭解傳統文化的新窗口。”重慶市川劇院青年演員萬玥含說。

  川劇與街舞的結合是傳統戲曲尋求突圍之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不同劇種表現形式的相互借鑒與融合,帶來了新的藝術效果。

  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婺劇《三打白骨精》借鑒了川劇“變臉”的表演形式,白骨精扮演者楊霞雲通過變臉,配合服裝的瞬間更替,將角色的“皮、肉、骨”三重形態具象化。黃梅戲與樅陽腔等多聲腔的跨界融合催生出輕喜劇《湯生與鸝娘》,劇中樅陽腔的蒼勁與黃梅戲的柔美靈動碰撞交織,喚醒古老藝術的當代生命力。原創京劇《遲開的山丹丹》以現代戲劇的“小切口”敘事切入,在保留傳統戲曲唱詞合轍押韵文學特徵的同時,對唱詞、念白進行了現代化創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