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國新辦9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實現長足發展。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1491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5%。2021至2023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6%。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向社會公開發布《意見》。《意見》提出6項20條重點舉措,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體育產業發展水平大幅躍升,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大特點聚焦“高質量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表示,《意見》是適應體育產業發展新趨勢作出的新部署,為下一階段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主要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總體發展目標清晰,二是下決心做強體育消費市場,三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李靜說,《意見》從供需兩頭髮力,深入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亮點很多。從供給端看,一是關注體育賽事,既要“好看”,又要“好辦”。“好看”就是從觀眾角度出發,提高體育賽事質量,構建多層次賽事體系,提高職業賽事發展水平。“好辦”就是從辦賽角度出發,讓辦賽主體少跑路、快辦事、多獲益,提高賽事舉辦質效。二是聚焦培育經營主體,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創新能力。鼓勵用好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用足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步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體育產業投資建設,推動體育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引導更多體育裝備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
從需求端看,一是促進運動項目普及推廣。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學校體育教練員隊伍建設,以公益性賽事為重點,推動青少年掌握體育技能。二是提出惠民舉措。鼓勵工會使用會員會費支持職工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或觀看賽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放數字人民幣體育消費紅包等,讓人民群眾更有意願參與體育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