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擴內需、促消費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頭戲,這方面的政策不少,效果如何,大家都很關心。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此時推出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雙貼息”政策,可謂“快、准、穩”。
那麼,政策能帶來哪些實惠?
舉兩個直觀的例子。如果一名消費者貸款20萬元用於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多筆消費支出,假設這筆消費貸款年利率為3%,享受1個百分點的財政貼息後,最高可減少利息支出2000元;如果一家餐館為升級明廚亮灶申請了100萬元的服務業經營貸款,財政貼息後,可省出1萬元左右的利息支出。
從日常餐飲到大件家電,從托育、養老、健康等剛需消費,到教育、旅遊等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都被納入此次貸款貼息政策支持範圍。1個百分點看似不高,但落在居民和企業的“錢袋子”裡,分量還是很足的。
那麼貼息政策能夠有效刺激貸款消費嗎?
再看幾組數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居民消費貸款餘額(不含房貸)達21.01萬億元,同比增長6.2%;金融監管部門一項實證測算表明,引入消費金融產品後,借款人消費金額提升16%至30%,合作商戶銷售額提升約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