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博物館“魔牆”讓文物“觸手可及”,“報紙自拍機”能圓“封面夢”,AR冰箱貼成文創新寵……記者走訪多地觀察到,今年暑期文旅市場的“科技濃度”格外高,科技不僅為遊客帶來新奇體驗,更在火爆場景背後築起堅實支撐。
在哈爾濱市博物館,一面落地“魔牆”前聚集著密度最高的遊客群。記者看到,這面館藏文物數字化展示牆上,180件珍貴文物的信息經三維建模、多媒體展示、高精度多點觸摸技術處理後,能支持多人同時互動。“你看,手指滑一下就能轉!”一名小學生踮著腳,指尖劃過屏幕,一件清代青花瓶的3D模型便720°旋轉起來,釉色紋路清晰可見;雙手做出拉開手勢,模型瞬間放大,還能點擊“點贊”鍵,屏幕實時彈出藏品“人氣”榜單,現場不時響起“原來文物還能這麼看”的驚嘆。
不僅是博物館,如今在更多旅遊場景,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新奇體驗。今年暑期,多地景區出現了一款特殊的“報紙自拍機”。記者在哈爾濱索菲亞教堂廣場、濱江步道等景點看到,遊客或舉著文創道具自拍,或三三兩兩合影,點擊屏幕選擇不同模板後,一份極具個性化的黃色“報紙”就打印出來。剛拍完的遊客李女士笑著展示:“以前打卡是‘人在景里’,現在直接上了‘報紙頭條’,發朋友圈朋友都問在哪拍的。”
除了能留下獨特記憶的旅遊設施,更加便捷貼心的“智游”項目也讓遊客直觀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在北京動物園,記者用手機掃描指示牌上的二維碼,進入“明星動物”科普導賞線路,不僅可以跟隨最優路線游覽大熊貓、金絲猴等10個“明星動物”場館,還可以或看或聽相應的動物科普知識。“不走‘冤枉路’,還能邊看邊學知識,帶孩子旅遊太方便了。”遊客張先生說。
科技的加持還讓文創產品“玩出了花”。在北京、哈爾濱、承德等多個景區的文創商店,記者看到,AR冰箱貼受到遊客青睞。有的冰箱貼是用手機掃描外包裝上的小程序,有的則是用小程序直接掃描冰箱貼,就會立刻跳出景點或文物的3D全景介紹。“普通冰箱貼20到30元一個,今年新出的這種AR款價格貴了近一倍,但賣得最好。”哈爾濱道外巴洛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
這些鮮活的文旅新體驗背後,是新一代信息通信、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在強力支撐。這個夏天,無論是蘇超、村超賽場,還是大型演唱會、人流密集的景區,或是高速行駛的列車,遊客們明顯感覺到:手機卡頓少了,即便是以往信號弱的區域,只要出現5G-A標識,網絡就格外“絲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