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名伊朗留學生(左)帶著父母在位於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的一家禮品店內品嘗特色食品。(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單方面免簽和過境免簽國家已分別擴大到47個和55個;上半年離境退稅銷售額同比增長94.6%;紀念品、潮玩、科技產品等成為深受外國遊客喜愛的熱門消費品……近期,在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以及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的推動下,“中國購”成為入境旅遊新趨勢。
從“組團打卡中國年”到“周五下班去中國”,今年以來“Go中國”持續升溫。作為國家旅遊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國民休閑一道構成了我國當代旅遊發展的市場基礎。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外國人入出境數量穩步增長,達到3805.3萬人次,同比上升30.2%;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的71.2%,同比上升53.9%。在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政策加持下,中國城市的獨特魅力與時代風采成為越來越多境外遊客的旅遊首選。
為美麗中國來一場跨越山海的奔赴,因物美價廉來一次滿載而歸的購物,入境旅遊的蓬勃發展為消費市場注入新活力。從北京秀水街到深圳華強北,從義烏國際商貿城到海南免稅店,商圈裡拉著行李掃貨的外國面孔,退稅點前排起的長隊、翻倍增長的離境退稅單,越來越多的境外遊客專程到中國“買買買”,境外遊客的購物車成為觀察中國製造的重要窗口。“入境流量”持續變為“消費留量”的背後,是中國製造的不斷崛起和與日俱增的良好口碑。
“中國購”需求升級,服務供給也要跟上。不久前,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指導退稅商店根據境外旅客需求,不斷豐富和優化商品供給,增加老字號產品、中國消費名品、智能產品、非遺產品、工藝美術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等優質產品供應。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在大型商圈、街區、景區等境外旅客較集中的區域,設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有效串聯起景區、商務消費以及購物退稅等場景,不斷提升境外旅客購物體驗。
從進博會到“一帶一路”合作深化,再到今天的“中國購”熱潮,中國始終以開放合作的姿態擁抱世界,在政策紅利、文旅融合、高質量商品、便利化服務驅動下,入境旅遊流量持續轉化為消費增量。以“Go中國”與“中國購”為紐帶,中國也必將通過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書寫更多與世界共享發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