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安展覽吸引市民參觀,提高公眾的法治觀念和國家認同感。(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據大公網消息,“近年來,隨著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日益凸顯,外部勢力對香港事務的幹預手法也呈現出多樣化與隱蔽化的趨勢。”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近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國安風險常以“軟對抗”形式出現,以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作為切入點,通過輿情、網上發酵或文化滲透等手法分化社會,蠱惑人心。
“保安局會多管齊下應對包括‘軟對抗’在內的國家安全風險。”鄧炳強介紹,特區政府將會盡快推出指引,列明政府人員應如何在執行職務時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也會幫助市民認清國家安全風險和“軟對抗”手段的本質。\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利用假資訊分化社會 蠱惑人心
對於什麼是“軟對抗”,鄧炳強解釋說,“軟對抗”是一些外部勢力或其代理人透過一些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作為切入點,利用假新聞、假消息、偏頗報導或文化藝術等渠道,通過輿情、網上發酵或文化滲透等手法分化社會,蠱惑人心,令市民不信任政府或對政府產生敵意,挑動香港和內地之間的矛盾,或產生其他負面情緒。
鄧炳強指出,相比明目張膽違法的“硬對抗”,“軟對抗”透過潛移默化的滲透,更令人難以防備。特區政府會多管齊下進行應對。
情報收集及執法方面,鄧炳強認為,一方面要透過不斷加強執法機關的工作,持續深化情報收集,防患於未然。另一方面,亦要採取“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去打擊危害國安的行為和活動。鄧炳強鼓勵市民撥打“國安處舉報熱線”,提供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資料或舉報。他說,熱線於2020年11月開通之後,截至今年7月1日,已累計收到近94萬條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訊息,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