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展現出較強韌性,製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7%,基本保持穩定。
今年以來,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企業創新活力不斷釋放,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呈現出“向穩、向新、向優”的特點。
結構更優韌性更強
上半年,產業結構優化效應顯現,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認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工業經濟頂住壓力,呈現“工業穩”“結構優”“韌性強”三大特點。
看增速,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較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高於GDP增速0.9個百分點,全部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6.3%,較去年全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凸顯。
看結構,上半年,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取得新進展,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9.5%、10.2%,成為支撐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
看韌性,上半年,面對美國“關稅戰”的嚴重干擾,我國企業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仍實現了4.2%的增長。據海關統計,上半年出口總額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