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中國日報報導,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接受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在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
“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
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平穩運行造成一定壓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走勢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5.3%的增長,充分證明中國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摩洛哥前經濟和財政大臣瓦拉盧表示,“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對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提振全球市場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內生動力。”巴西中國商貿文化發展合作協會會長馬里奧·埃斯特雷拉表示,中國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綠色發展,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持續釋放,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更多機遇。
近日,包括花旗銀行、瑞銀集團、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等在內的多家外資機構紛紛上調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
“中國經濟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超出預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和成效,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BI挪威商學院戰略學教授卡爾·費認為,中國的政策具有穩定性,經濟發展趨勢可預測性較強,帶給了企業信心,也便於企業更好地決策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