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資金流”折射經濟發展活力圖景
http://www.crntt.hk   2025-07-18 14:57:35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初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4萬億元,金融支持實體力度穩固。而分領域來看,從賦能科技創新、到提振內需消費,再到潤澤民營企業,當下資金流的動向和變化,可作為觀察金融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效能的窗口,更可折射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圖景。

  “股債貸”聯動賦能科技創新

  觀察當下的資金流向,正有源源不斷的“錢”流入科技創新領域。

  福建永榮錦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榮錦江”)的智能生產車間內,舊衣服、舊襪子經過脫色、融化、拉絲等10多個環節,“搖身一變”為全新的尼龍紗線。“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臨界技術路線,但新材料的規模化生產需要新建全新生產線,多虧有建行的貸款支持。”公司總經理汪建根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給永榮錦江發放的供應鏈融資額已達1.7億元。

  銀行貸款是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渠道。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末,科技貸款餘額43.3萬億元,同比增長12%。多家銀行上半年也從組織架構、產品體系、專屬政策等多方面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比如,中國農業銀行推動全行科技金融組織體系優化方案落地,目前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已經擴容至11家分行和14家二級分行。浙商銀行根據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需求,迭代推出科技金融15大場景30大產品體系,以“善科陪伴計劃”提供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精準化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增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總額度達8000億元,更好發揮了政策牽引帶動作用。截至2025年5月末,銀行和企業簽訂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金額達到1.7萬億元,是2024年末的1.9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