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鎏金銅牛。(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走進博物館,鎏金銅牛的憨態、琉璃鴟吻的華麗、力士碑座的雄渾……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借助三維掃描技術和智慧化展櫃設備,遊客輕觸屏幕就能看到文物背後的鑄造工藝和歷史故事。在這裡,神秘的西夏文不再是“天書”,有了語音解讀系統,遊客能理解古老文字的含義。
博物館打造了3D影視《西夏情緣》和4D仿真體驗節目《西夏地宮奇幻之旅》。戴上VR裝置,遊客跟隨西夏陵出土的“妙音鳥”,踏上古老神道,走進闕台碑亭,開啟穿越之旅。
走出博物館,再去看遺址,對歷史的瞭解增多了,文化的體驗也更深了。
現在,博物館迎來了更多年輕遊客,也成為研學的熱門地。遺址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發了30餘項精品課程。每年暑期,各地的學生來遺址區寫生、到博物館參觀。期待這片歷經歲月磨洗的遺址,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寧夏銀川西夏陵區管理處王昌豐:
科技守護壯麗的世界遺產
守護西夏陵,並非易事。運用科技的力量,古老的遺址煥發出新的光彩。
1988年,西夏陵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時,歷經漫長歲月風雨侵蝕,陵區保護情況並不樂觀。由考古、建築、地質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團隊,開始與時間賽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