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興是首位受邀的90後授課人。台上,他富有激情地介紹了宇樹機器人的發展歷程與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現狀,分析了AI如何跟人形機器人結合,並對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未來走向作了展望。
省政府研究室社會處處長劉易在黨校參加培訓,幾乎每課必聽:“講的都是幹貨,像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熱點,不光涉及了,而且分析得深入淺出,各有獨到之處。我聽得很有興致,也加深了對行業與產業的理解。”
既有專題授課,又有案例分享,產學融合、視野開闊的教學內容,回應了幹部們的關切。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施冬材在筆記上總結道:“老師們都是大咖,站在一線前沿。這種立足實踐的課程,最解渴。”
二、線上線下 探討碰撞
10堂AI課,是如何組織、進行的?
據瞭解,每次授課前,課程信息都會通過浙江組工公眾號發推送、浙江領導幹部網絡學院發短信、各地組織部發文等方式,通知到個人。參訓幹部可使用浙江省數字化協同管理平台“浙政釘”賬號,登錄浙江領導幹部網絡學院“共富善治大講堂”,在線收看直播。據統計,10堂課平均參訓人次超20萬。
每堂課都設置了現場互動環節,台下學員提問踴躍:“從社會管理實踐的角度,該如何平衡技術賦能與風險把控之間的關係?”“就浙江而言,人工智能有望在哪些產業上發揮顯著作用?”“具身智能機器人走入尋常百姓家,還需要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