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有格子的,里面有一個格子是文學的,並始終保留著,這就非常美好。”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在東莞舉辦的“城里的陽光·素人寫作與新大眾文藝”座談會上談到“素人寫作”時說。從“打工文學”到新大眾文藝背景下“素人寫作”的蓬勃發展,東莞正通過一系列舉措,為無數普通寫作者搭建起展示才華的舞台。在這片充滿煙火氣與創造力的土地上,文學的種子正不斷萌芽、拔節生長。
“新傳媒時代,人民既是劇中人,又是劇作者。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極大地解放了文化生產力。”“新大眾文藝”概念的首倡者、柳青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王軍說,人民群眾參與文藝創作的熱情與規模日益上升,新大眾文藝正在日益成為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呈現出直播、微短劇、短視頻、遊戲、村超等新業態、新方式,形成“文藝+生活”“文藝+生產”的可持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