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東莞:在“世界工廠”點亮“勞動者的星辰”
http://www.crntt.hk   2025-06-13 14:30:42
 

  “我來東莞20年了,這里的文藝生態越來越好。”自由戲劇編劇、導演、獨壹悟貳戲劇工作坊發起人李科說,“編排的許多劇目都取材於東莞本地,我們希望將東莞的過去與現在講給更多的人聽,也讓戲劇藝術更好地在這里扎根發展。”

  獨壹悟貳戲劇工作坊和這群“戲劇文青”,是如今東莞新時代大眾文藝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3歲的東莞,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今日,依然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不斷來到這里逐夢、圓夢,在文學之外,更多樣的文藝形態正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發展,並得到廣泛傳播。

  東莞南城的竪店短劇基地里,多個劇組正在同時拍攝多部不同的微短劇。在這個占地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的基地,布置了上百個場景服務於影視拍攝:總裁辦公室、豪宅客廳、民政局、醫院、學校、酒吧……在這里,一部劇平均3到5天完成拍攝,7天進入後期製作,15天全平台上線。

  竪店短劇基地創始人歐陽傑介紹,基地為劇組提供場地、設備、餐飲住宿甚至劇本創作、演員選角、發行等服務,不僅成為廣東地區微短劇拍攝的重要場所,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劇組的青睞。

  如今,基地也成為東莞孵化本地編劇、導演、演員等人才的搖籃。歐陽傑介紹,基地成立以來,持續開展群演培訓和體驗班,招募並培育本地群演,目前他們社交平台的招募群里,成員已經超過2萬人。

  業餘音樂組合“太陽之子”,歷經18年的鍥而不舍,歌唱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現在已擁有粉絲量近百萬、全網播放量超過2.2億;曾是工廠保安的占有兵,20餘年間拍攝了100多萬張打工者照片,被稱為“中國製造背後的真實記錄者”;本土藝術家李景湖利用工業廢料創作大批裝置藝術,折射了這座城市的工業進程和文化轉型,機器廠房與山水鄉愁,撥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弦……

  東莞的文藝與城市工業化、城市化共同成長,逐步從工業文學(包括打工文學)延伸到攝影、美術、戲劇、歌曲、短劇等,反映著外來務工群體與這座城市的血肉聯繫與深厚情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