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技術創新助力循環經濟健康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5-06-03 13:18:14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近年來,隨著技術快速迭代和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性能和體驗需求不斷提升,我國手機更換周期顯著縮短。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產生約6億至7億部廢舊手機。這些二手手機蘊藏巨大的循環經濟價值——成色較好的手機經專業檢測、數據清除和翻新處理後,可重新進入市場流通;外觀破損的手機可通過拆解獲取芯片、屏幕、電池等核心部件,用於維修備件;完全報廢的手機則通過環保工藝進行貴金屬提煉,可高效回收金、銀、鉑、鈀等稀有金屬,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和消費國,我國二手手機循環回收利用率並不高。大量二手手機長期閑置或未經規範處置,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存在環境污染隱患,推動二手手機循環利用,已成為循環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大量二手手機“寧願閑置也不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戶擔憂手機存儲數據擦除不乾淨,導致個人信息洩露。目前,手機存儲數據擦除不乾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數據擦除操作提示不清晰,二手手機處理前,用戶通常會使用“恢復出廠設置”“快速格式化”“一鍵删除”等手機自帶功能擦除數據,但部分手機需叠加多個選項才可擦除全部數據,普通用戶難以有效辨識,導致用戶删除存在遺漏。二是擦除方式不徹底,目前缺乏手機存儲數據擦除的強制性標準規範,即使用戶按提示操作,但大部分手機僅採取單次擦除數據存儲索引和目錄的策略,雖删除了相關文件,但實際上原始數據可通過掃描存儲文件系統、重組數據片段等技術手段進行恢復。三是回收渠道不規範,目前二手手機通過手機生產商、經銷商、維修商、二手手機交易平台等多個渠道進行回收,缺乏安全、可靠、高效的數據擦除及驗證服務。

  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要“推動二手電子產品交易規範化,防範洩露及惡意恢復用戶信息”。為落實相關要求,產業各方積極探索,加快推動安全擦除算法、數據覆蓋覆寫、擦除效果驗證等專用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破解二手手機循環回收的堵點難點問題。

  在數據擦除技術規範方面,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標準協會組織制定二手手機回收數據擦除技術要求、二手手機交易平台服務管理規範等國家、行業標準,引導二手手機循環回收上下游企業建立多重數據擦除保障體系。標準從多個層面提出具體要求,在手機層面,要採用文件系統全盤加密技術對用戶數據進行安全加密,在用戶進行“恢復出廠設置”時,通過觸發加密密鑰銷毀機制,確保原始數據不可恢復,從技術層面實現用戶數據的徹底擦除。在二手手機交易平台層面,要實施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清除方案,採用安全有效的數據清除工具,對用戶手機存儲區域進行多次數據覆蓋和填充,確保硬件存儲單元的完全覆寫。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