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加碼!多地財政“真金白銀”賦能科技創新。(圖源:央視新聞) |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全國科學技術支出2953億元,同比增長3.9%。
各地優化財政支持機制,為科技創新增添新動能。
山東:財政持續加碼 為科技創新增添新動能
在山東大學這間實驗室裡,科研團隊正在對新一代大容量動力電池測試儀器進行調試。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我國新型儲能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池等市場需求大、技術更新快,而電池的研發迭代需要經過嚴格測試,其中,測試的效率是影響電池升級換代的關鍵因素。
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張承慧:一般的電池迭代升級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光是循環壽命的測試就得花10個月,這台設備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方式,采樣40天的數據就能測電池的循環壽命。這樣保證了電池的升級換代速度,保持電池技術的領先性。
張承慧告訴記者,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將動力電池的測試效率提升了6到8倍,還能夠滿足當前電池高壓、大容量的測試需求。目前,首批樣機已經通過測試。近期已經有不少電池廠商上門尋求合作,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張承慧:很早就有這種想法來研發動力電池測試儀,但投資高、風險高,後來得到了國家和山東省財政資金支持,使得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機會來幹這個事情。
財政資金的精準滴灌,讓更多基礎創新生根發芽。山東持續加大對目標導向類基礎研究的財政支持力度,布局實施新能源電池、人形機器人等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單項支持額度達到160萬元。近期又出台新舉措,今年將投入10億元左右省級財政資金,推出“算力券、模型券”等關鍵要素獎補機制,支持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