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眾多文化“頂流”和科技“新勢力”齊聚現場,為觀眾帶來新鮮有趣的參觀體驗。圖為觀眾在文博會現場體驗VR修復永樂宮壁畫。(圖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5月26日,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廣東深圳落下帷幕。本屆文博會以“創新引領潮流 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重點突出博覽和交易功能,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
本屆文博會共有628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上線下參展,比上屆增加265家。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305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展會現場展出超12萬件文化產品,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進行展示與交易。
科技賦能文化,AI為新業態助力
兩家深圳科創公司樂聚和工匠社研發的機器人,共同演繹咏春拳法;騰訊一站式AI創作平台“AI造物盲盒”將參觀者的靈感轉化為可打印、可分享的三維作品,實現從“腦洞”到“實物”的創意躍遷;“AI機器人咖啡亭”遞來一杯拉花精細的拿鐵……走進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的人工智能展區,最新產品讓觀眾直觀感受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和前景。
“圍繞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進一步放大了展會效能。”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劉蕾說,通過AI全應用場景呈現、AI科技演出等方式,AI成為本屆文博會的創新亮點和重要看點。
在本屆文博會上,嘉賓演講時,一旁的屏幕實時滾動播放雙語字幕。這份實時雙語字幕正是由深圳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AI同傳設備生成,據悉,該設備支持40種語言93種口音,翻譯準確率達95%。不少參展商表示,這種充滿科技含量的服務細節務實高效。
今年第一次參展的時空壺公司,收穫了不少合作機會。“很多旅遊行業的參展商表達了合作意向,文博會幫助我們進一步開拓了市場。”公司國內市場負責人李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