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雙C論壇:特朗普回歸白宮與中美關係未來四年展望
http://www.crntt.hk   2025-05-08 17:19:36
杜蘭
 
  顯而易見,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延續了其此前四年任期期間所採取的貿易戰和關稅大棒手段,有所不同的是更加細化和系統,形成一套完整的以關稅和最惠國待遇等為工具的對他國經濟施壓方法,其中更是將中國進行區別對待。特朗普的嚴苛貿易政策將對中美兩國和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該貿易政策將嚴重打擊中美兩國經濟。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發現,對某些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0.64%,中國減少0.68%,這會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及潛在的就業損失。如果中美之間的貿易完全取消,則对雙方經濟的影響會更為嚴重。與此同時,這種激進的貿易政策也會引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受阻,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貿易秩序,會使原本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但在高科技領域,特朗普現在已經有比較好的基礎,拜登立了很多法,這些立法特朗普還會接著延用,甚至還會有新的立法。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可能性,就是像馬斯克等人對美國政府對高科技領域的一些監管,感到不太滿意,包括特朗普本人在競選中強調不會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來要求美國企業或者盟國的企業來配合政策。

  在高科技領域,美國政策可能的調整對中國有三方面的影響:第一,美國政企的合作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如果政府不給企業提供補貼,企業還要不要完全追隨政府去進行科技遏制,特別是在很多企業在華有著重要的市場利益。第二,美國與盟國之間的合作是否有變化。如果美國自己的企業和政府態度分歧,盟國的企業會不會配合。顯然,美國對華科技遏制在當前與其盟伴體系的配合極為重要。這也意味著是美國的“小院高牆”或“大院鐵幕”的有效性。比如在半導體領域,聯盟合作就極為重要,日本、韓國、荷蘭這些國家是否會完全去配合美國?如果美國對盟國不再提供胡蘿蔔,而衹是大棒的話。一般而言,企業先要考慮它是要活下去,而不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所以至少這兩個方面的變數意味著特朗普在高科技領域可能會來勢洶洶,但是能不能得到落實還不確定。第三,從中美關係層面來說,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已經基本丟掉幻想,自力更生,其實反映了一方面中國對美國政策調整的鬆動性的預期很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儘管中美在高精尖技術方面還有差距,但中國的科技並未非常落後,在多數領域它還是夠用,隨著時間延續,堅持國產自主縮小差距,更加依賴於自身,才能促進中國科技自立自強。

  國際安全方面,俄烏、中東、朝鮮半島或者南海,這些都是中美關係有所涉及的問題。目前有不少報導認為特朗普的團隊已經在為俄烏衝突的解決做了各種方案,其中一條重要的思路是實現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自治和烏克蘭加入北約之間達成交易。顯然,這個交易的實現肯定非常困難。所以未來雙方的談判還需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由於缺乏像以往美國那樣的強力支持,烏克蘭的態度會不會出現轉化也有待觀察。但是,特朗普肯定不會很快從歐洲撤出,這涉及到承擔的政治責任,也就是說放棄了烏克蘭對特朗普而言是要被歷史追責的。所以他肯定不會很快放棄烏克蘭,但特朗普會減少美國的責任,戰略投入會變少,要求盟友承擔更多,如果交易達不成,那麼特朗普可能破罐子破摔。俄烏衝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是要不要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有一個緩衝地帶,可能分歧就在於緩衝地帶是烏東地區還是整個烏克蘭。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歐洲國家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什麼態度,是否都是高度一致的,我對此是表示懷疑。如果烏克蘭要加入北約,對歐洲國家來講就是烏克蘭要把其和俄羅斯的事情處理得相對乾淨一點,不要把麻煩帶進來。所以,不僅要考慮美國的態度,歐洲國家的態度也很重要,因為最重要的投票不是美國一票就能夠決定的,所以俄烏衝突不會那麼快解決。

  中東局勢中,美以關係很重要,在特朗普時期美以關係相對於拜登時期會有所改善。不過在美以關係之外,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可能會更加強硬,比如美國和伊朗關係會不會再度惡化,因為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期間就撕毀了伊核協議。這次特朗普重新執政會不會“秋後算帳”,如果美伊關係再度出現大的衝突,將對中東地區局勢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但從總體來看,中東地區的局勢可能越來越難以得到公正性的解決。在中東地區,以色列可能也不需要美國太多的説明,衹要美國不阻礙以色列,實際上以色列的軍事實力是夠用的。因此,如果特朗普對以色列持一個更加放任的態度,國際社會去維護公平正義會更加困難,中東局勢可能會更加糟糕。

  文晶:謝謝凌老師,凌老師也講得全面,下面我們有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杜蘭從亞太的視角給我們做一個分析。

  杜蘭:論特朗普強勢回歸白宮的影響

  一、總體判斷:

  一是特朗普強勢回歸,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首先任命那些堅定支持特朗普主義的人,其次才是政策的執行者。未來幾年可能會見證特朗普主義的強化。特朗普在確定優先事項上將表現出更強的決斷力和更少的約束,同時仍舊保持其不可預測性。二是重心在國內,政治上改革深層問題,公務員改革,經濟上減稅,通過加關稅來抵消,文化上回歸新教傳統,反對移民。三是國際事務上戰略收縮,將繼續走向保守化、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美國優先”理念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實用主義和“交易性”色彩將更加突出,強調外交政策應該基於現實需要、與資源相匹配。同時,特朗普團隊的孤立主義外殼下包裹著霸權主義思想,強調在外交中維護美經濟利益、國家安全和全球領導地位,優先議程是俄烏衝突和中東。

  在印太戰略上,短期內可能不會有太多變化、不是優先方向,按照政策慣性會延續一段時間,但長期看會是戰略重點,為遏制中國的需要,可能出台印太戰略2.0,更加聚焦對華戰略競爭。

  拜登政府任內排除俄烏和中東的干擾,保持了對印太地區的關注和投入,主要依靠盟伴,注重長期性佈局、系統化推進、精細化操作和機制化建設,表現出較強執行力,主要進展:一是亞太雙邊同盟得到冷戰後前所未有的拉緊,美日、美韓、美菲等多組雙邊同盟強化升級;二是小多邊盟伴合作縱深推進,美日印澳(Quad)、美英澳(奧庫斯)、美日韓、美日菲、美日澳等機制化架構圈層嵌套;三是軍事安全佈局深度調整,一體化威懾陣線前壓;四是推進產業技術對華圍堵,促推亞太產供鏈“去中國化”,一手推動“印太經濟框架”“晶片四邊聯盟”等“小院高牆”,誘壓地區國家對中國局部精準“脫鈎”。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亞太同盟體系的結構性變化和機制化的發展,會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亞太政策形成比較強的制度性約束。在特朗普執政初期,估計對亞太方向的關注投入會比較有限,估計不會顛覆拜登時期框定的基本路線,美國和地區盟伴的合作還會沿著既定的規定運行一段,表現出一定的政策慣性。但未來特朗普政府還會推出2.0版本的印太戰略,可能表現出幾個特徵:

  第一,對中國的指向性會更加突出,手段更加強硬,手法更加簡單粗暴。在戰略目標上,特朗普1.0版“印太戰略”核心目標是加強美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遏止中國不斷增長的地區影響力。特2.0版“印太戰略”將把矛頭進一步對準中國,更加聚焦提升美在地區實力地位,注重強化軍力優勢,攫取經濟利益,旨在阻止中國崛起,遏制中國在地區不斷增長的影響力。拜登政府還強調要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要競贏中國,特朗普政府不會繞那麼多彎,會直接把矛頭對準中國。目標就是更加快速有效地阻止中國發展崛起,對中國的遏壓手段會更加強調運用軍事、經濟和技術等硬實力。

  第二,美“印太戰略”將側重單邊主義手段,輕視多邊協調,退出“印太經濟框架”等經貿合作多邊機制,僅在安全領域推動與盟友多邊合作;在政策議題上,側重軍力、經濟、技術等硬實力較量,將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弱化制度競爭和價值觀色彩。在聯盟政策上,會拿安全承諾跟盟友做交易,在同盟關係中會強調美國的主導地位,促壓盟友跟進配合美國的遏華舉措,承擔更多責任。

  二、地區國家的反應

  日韓澳菲等地區主要盟友爭相向特示好,謀求對特施加影響,同時也對特政府疏遠盟友傾向感到擔憂,對其貿易打壓可能保持警惕。

  日本一是抓住拜登剩餘任期,進一步固化雙邊同盟機制化合作,增大特政府上台後翻盤難度;二是準備與特政府重啟防務費用分擔磋商,打算以適度讓步換取美履行安全承諾;三是針對美貿易施壓,擬通過擴大對美投資等作出應對;四是針對中美“貿易戰”“關稅戰”前景,對其在華產供鏈影響加快評估調整。

  韓國则是擔心特朗普與金正恩直接溝通,達成一定共識,完成第一任期未完成的事業。也担心特朗普會要求韓國承擔更多防務費用。不过美日韓三邊機制可能會保留。

  澳大利亚國內则擔心特朗普對奧庫斯態度是否會轉變。目前奧庫斯在核潛艇建造等核心問題上仍存障礙,進展有限,如美不能從最高層推動合作,恐怕難以有效落實此前達成的協議。但澳外長黃英賢表示相信特朗普不會破壞奧庫斯機制,因美國內兩黨均支持該合作機制。

  菲總統馬科斯第一時間祝賀特朗普當選,重申菲律賓將全力打造同美國“牢不可破的同盟”“持久的夥伴關係”。邁克·蓬佩奧是第一位將美國在《共同防禦條約》下的承諾範圍擴大到南海的國務卿,特朗普第一任期推進美菲《加強軍事合作協定》。菲國內預計美將加大對菲武裝,包括部署中導系統,但對美履行拜登政府對菲投資承諾不樂觀。杜特爾特與特朗普關係較好,馬科斯政府也將加緊與特朗普及其核心圈子建立個人關係。

  東盟其他國家多採取觀望態度,認為特朗普上一任對東盟關注有限,拜登政府口頭承諾遠大於實際投入,東南亞並非美外交議程優先議題,受美國政策調整影響總體有限。東盟國家更為擔心中美競爭激化會加劇地區選邊站隊壓力。越南等依賴對外貿易的國家更為關注特朗普政府經貿政策帶來的衝擊,擔心美加徵關稅影響其經濟,甚至遭受美貿易制裁。柬埔寨、泰國、老撾等國認為來自美方民主人權等價值觀方面壓力將有所減小,但印尼、馬來西亞與美在中東問題上矛盾或加深。

  特朗普會保持對印度的拉攏,做強美國、打壓中國都需要印度。印度認為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繼續優先考慮與印度的國防供應鏈、網絡安全、太空等高科技領域合作,防務關係可能會進一步加強。“美印關鍵和新興技術倡議”(iCET)和《印美防衛加速生態體系》(INDUS-X)等現有合作框架預計可獲得發展勢頭,進一步鞏固印度作為“印太”地區制衡中國力量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