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透過文物看“雨水”中國農耕文化底蘊深厚
http://www.crntt.hk   2025-02-18 16:22:10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央視網報導,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博物館裡,也有著展現雨水節氣自然和生活圖景的文物。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天津博物館,這件清乾隆款鬥彩農耕圖雙耳扁壺吸引了記者,壺的腹部兩面繪制了我國江南地區雨水節氣前後的農耕小景。

  天津博物館器物研究部研究員高英爽介紹稱:“我們這件壺,兩面圖案不一樣,一邊反映的是耕地的圖,反面反映的是耙地的圖。耕地與耙地都是雨水季節開始農耕的情景,而且我們還看到這件東西表現的是中國南方的耕地場面。這個水牛是南方的水牛,牛的犄角非常長,而且是水田,這跟北方的牛和北方的田地是不一樣的。”

  據介紹,壺身上的農耕景象來源於清代畫師焦秉貞繪制的《耕織圖》。作為一件宮廷陳設品,這樣的紋樣不只是對 農業活動的描繪,更體現了中國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

  高英爽分析稱:“清代的紋飾表示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個是現實和美好的祝願合二為一了,表現了我們期盼農業豐收的美好願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