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在燈會大門正中央,三個巨型“剪紙”燈籠緩緩轉動,與兩側徐徐展開的卷軸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名為《喜氣盈門》的燈組。這組燈以自貢“小三絕”剪紙為靈感,結合傳統燈籠和鼓的形態特點,融入中華文化特有的山水、建築等元素,組合成一幅長達55米的巨型畫卷。
“《喜氣盈門》燈組是自貢燈會的‘門面擔當’。這組燈運用平雕、淺浮雕、深浮雕等工藝模擬紙雕效果,在體現自貢地域文化、兼顧大門功能性需求的同時,充分展現了自貢彩燈的高超技藝。”燈組製作方、海天文化設計總監韓卓訓介紹。
本屆燈會匯聚了瓷器、川劇、吹塑等技藝,推出了以“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等為主題的特材燈組。這些用蠶繭、玻璃藥瓶等“新奇”材料捆扎而成的彩燈,不僅是自貢燈會的傳統特色,也是自貢人心目中獨特的文化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在燈會的熱鬧氛圍中,舞龍舞獅、燈舞燈戲、川劇變臉、雜技表演等“年味之旅”展演也精彩紛呈。今年,自貢市緊扣“非遺春節元年”主題,策劃了200餘場特色文旅活動,涵蓋非遺展演、民俗體驗等多個方面,旨在為市民、遊客呈上一道道充滿“中國風”“巴蜀韵”和“鹽都味”的文旅“大餐”。
科技煥彩傳承文化
以科技之力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是本屆燈會的又一亮點。
步入“恐龍河穀”燈組展區,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呈現在記者眼前:湖中,蛇頸龍在水中悠然嬉戲;空中,翼龍搖頭擺尾自由翱翔。一時間,仿佛步入了神秘的“侏羅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