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到國博感受春天的氣息
http://www.crntt.hk   2025-02-11 12:19:23
  中評社北京2月1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春節假期,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氣火熱。正在這裡舉辦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物展示和互動體驗,向觀眾傳遞新春的美好祝福,多角度展現春節深厚的文化意蘊。

  “這是一個關於春天、關於希望的展覽。”此次展覽策展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諸葛英良說,展覽分為“景星慶雲至,天授人和時”“乾坤萬象和,山固壽無疆”“又是春時節,春色如人面”3個單元,甄選200餘件(套)館藏文物精品,涵蓋青銅、玉器、錢幣、陶瓷、金銀器、漆器、書畫等品類。通過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解讀其造型、圖案、歷史背景等蘊含的吉祥祝福,將其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結合,增強觀眾與文物、博物館的情感連接和心理共鳴。

  負責此次展陳設計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鄧璐介紹,展廳採用“園中園”的空間布局,將中國傳統園林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從文物中提取代表春日生機的色彩,營造出一個充滿節日氣息的“花園”。同時,通過互動屏、交互式投影等多媒體手段,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

  展廳入口處,唐代彩繪生肖龍陶俑、蛇陶俑並肩而立,象徵著龍年與蛇年的歲時更替。生肖俑為獸首人身造型,身穿交領寬袖衣,長垂至足,兩手籠袖拱於胸前,仿佛在恭迎八方來賓。它們身後的大型仿真花緩緩綻放,美不勝收。

  作為蛇年新春展,展覽中自然有不少與蛇相關的文物。融合鳥紋與蛇紋的商代桓父己尊、帶有草原文化色彩的西周鏤空蛇紋鞘銅劍、體現山東地區獨特造型風格的春秋時期蛇紋銅提鏈罐,還有蛇紋瓦當、生肖銅鏡、蛇形玉飾等,展現了蛇在中華文明中多彩的面貌。

  商代婦好鴞尊格外吸睛。此鴞尊雙翅部位各裝飾有一條盤曲的蛇。蛇首近桃心形,蛇身飾有連續的棱形雷紋。蛇的盤曲造型與翅膀部位的羽翅形象相近,似乎暗示著蛇與鴞的幻化與結合。諸葛英良介紹,這是蛇類紋飾作為裝飾題材出現在商周青銅禮器上的一種典型代表。

  唐代伏羲女媧像立幅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歷經千年仍清晰生動。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絹帛畫出現在新疆地區的墓葬中,反映了中原文化對當地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