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新中東政策下 香港以橋梁優勢促中阿合作
http://www.crntt.hk   2025-08-09 17:09:25
海灣國家正全面推行能源轉型戰略,香港可發展碳交易所、伊斯蘭ESG基金等產品,構建“綠色+清真”雙軌金融體系。圖為一名小女孩揮舞著科威特國旗旗幟。(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大公報發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穀研究院院長評論文章,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推出全新中東政策、重啟石油外交。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近年來加強與海灣國家合作的香港,亦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挑戰與政策重構壓力,香港特區政府有必要未雨綢繆,提前備好應對措施。

  特朗普展現出回歸中東、奪回地緣主導權的強烈意志,不僅標誌著對拜登時期“脫中東化”政策的徹底否定,更為當前中國與海灣國家日益深化的戰略合作格局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近期在美國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其中一個核心盤算是迅速打通石油外交通道,恢復美國在中東的能源與安全主導地位。事實上,此舉早有先兆。早在2017年,特朗普便打破外交慣例,將沙特阿拉伯作為其首個總統任期的首次外國出訪地點,明確傳遞出美國重返中東核心地帶的信號。

  今年5月13日至16日,特朗普再次成為總統之後,首次外國出訪地又再選擇沙特、阿聯酋與卡塔爾,並與三國政府高層簽署一系列涵蓋軍售、能源、金融與科技合作的協議,內容包括擴大對中東石油國的軍事保護傘、提供新一輪基礎設施援助、開放美國高科技市場,以及透過優惠條件恢復頁岩油出口市場等,堪稱“美中東聯盟復興計劃”。

  在拜登出任美國總統期間,美國將外交重心轉向亞洲與氣候政策,明顯降低對中東的戰略投入。美國媒體曾報導稱,自2021年以來,拜登政府削減對沙特的軍售、從阿富汗倉促撤軍、對伊朗策略模糊不清,導致美國在中東的可信度大幅下滑。

  這一“地緣空窗期”令中國與海灣國家的合作迅速升溫。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間,中國與沙特雙邊貿易額增至逾1000億美元;與阿聯酋的貿易額則突破1100億美元,雙雙創歷史新高。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在中東地區取得突破。沙特已有多家大型能源企業啟用人民幣結算原油合同,阿聯酋中央銀行則與中國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金額為數百億元人民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