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去一去“追星式創新”的虛火
http://www.crntt.hk   2025-03-10 18:40:43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網評:去一去“追星式創新”的虛火

  來源:人民網  作者:那其灼

  “為什麼我們沒有‘杭州六小龍’?”

  早春時節,從各地兩會到全國兩會,人們總能聽到這樣的提問。面對Deepseek一鳴驚人,人形機器人火爆春晚……一句“為什麼我們沒有?”,暗含著對標先進的迫切心情,也折射出急於開花結果的創新焦慮。

  明星企業、新興產業自帶流量屬性,備受矚目很正常。但我們要清醒:追逐流量是輿論的秉性,不是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決策的參考依據。在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的當下,我們既需要追逐前沿的勇氣,也要有審時度勢的定力。元宇宙概念剛剛興起時,個別中等城市一時之間就建了多個元宇宙產業園,如今成為“數字鬼城”的不在少數,發人深省。當下,人工智能大熱,一些地方就急切上頭,招商引資非AI不談。站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關口,有必要去一去這股"追星式創新"的虛火。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禀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去一去"追星式創新"的虛火,要處理好“大”和“小”的關係。中國之大,在於各地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因地制宜各美其美,才有中國經濟的氣象萬千。放眼全國,有些地區的優勢是強大的研發能力,有些地區的優勢是豐富的應用場景;有些地方的創新,是從0到1的原始突破,有些地方的創新則是從1到100的應用推廣。各地如果一股腦去追同一個風口、搶同一條賽道、拼同一個技能,這樣各自為戰的小視野、小格局必然帶來“內卷式”競爭。衹有找准自身位置,以“全局”視角定位“一地”,才能以“一地”的貢獻服務“全局”。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