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答好未來產業投入三問
http://www.crntt.hk   2025-03-10 14:04:04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這一部署展示了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變革浪潮中,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決心與戰略方向。

  未來產業是具有顯著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新興產業。尚處於孕育萌發階段、產業化初期的未來產業,有望梯次發展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開辟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全球主要國家都在積極打造面向未來產業的科技發展先發優勢,謀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掌握主動權。我國積極發展未來產業,既是順應科技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未來產業具有諸多不確定性,高度依賴顛覆性、前瞻性技術。這樣的技術迭代快,耗資巨大且風險高,耗時很久才有收穫,甚至可能“打水漂”。因此,未來產業不僅培育周期較長,還存在停滯甚至淘汰的可能。這也導致未來產業不易吸引傾向於“短平快”的金融資本,產業發展所需資金支持難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未來產業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首先是確定誰來投。政府應設立專項產業基金,發揮帶頭作用。金融機構也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支持力度。未來產業依賴持續、密集的資金支持,要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政府採購等政策工具,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注入,最終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投入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