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正元。(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9月23日電/美國媒體日前揭露,為促成“習特會”,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夏拒絕一筆逾4億美元的對台軍事援助。英國《衛報》指出,特朗普暫停對台軍援,引發外界憂心他可能將台灣當成談判籌碼,藉此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對此,前“立委”蔡正元22日在政論節目表示,台灣的軍購根本像是“繳保護費”,但實際上無法改變兩岸實力的懸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蔡正元22日在政論節目《頭條開講》中說,台灣的軍購根本像是“繳保護費”。他指出,台灣推動對台軍售特別條例的目的,是要讓“國防”預算超過GDP的3%,但實際上大部分資金只是流向美國軍火商與政客口袋,真正能提升防衛效益有限。
蔡正元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軍力差距遠超俄烏戰爭,軍購武器“一點用處都沒有”,質疑美國若認為不划算,不會為台灣打仗,最多只能提供經濟與外交層面的支持。他強調,目前北京並未下定決心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關鍵在於中國大陸內部的決策,但觀察到中國大陸年輕世代支持武統的比例逐漸升高,未來局勢難以預測。
蔡正元批評,台灣社會對軍購形成“買安全感”的依賴心態,就像“進廟多捐香油錢”,以為可以獲得庇佑,但實際上無法改變兩岸實力的懸殊。
蔡正元說,現狀越來越難以維持,台灣正處於過渡階段,“繼續把錢往美國口袋裡送,換來的只是心理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