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一些平台直播間銷售的旅遊產品存在信息展示模糊、虛假宣傳、低價攬客等問題。專業人士認為,“旅遊產品直播間”屬於新興賽道,相關監管應與時俱進,如建立信用評級體系及平台和行業“黑名單”制度等。
“下單立減,數量有限”“全年無加價,落地0自費”“一家三口出行,酒店免費升級”……正值暑期旅遊旺季,在主播們快節奏、高密度的營銷話術帶動下,不少遊客選擇在平台直播間訂購旅遊出行產品。
8月13日上午,記者在某短視頻平台團購帶貨全國總榜看到,在排名前20位的直播間中,有一半是旅遊產品。其中,既有旅遊平台主導的店播,也有旅遊達人帶貨。有商家表示,酒店、旅行線路等產品客單價高,相對應的商品交易總額十分可觀。
直播間的旅遊產品豐富了遊客的出行選擇,但是記者採訪發現,一些直播間銷售的旅遊產品存在信息展示模糊、虛假宣傳、隨意加價等問題,不少消費者遇到“買得容易預約難”、服務“缺斤少兩”、要求臨時補差價等情況。
“激情下單”後發現貨不對板
“中了直播間的‘福袋’,說是可以免兒童票,毫不猶豫下了單。”近日,河南洛陽的張先生打算帶孩子到北戴河游玩,他在直播間看中了一款景區門票產品。主播稱,只要購買成人門票,並滿足一定觀看時長,就有機會抽“福袋”免費獲得一張兒童門票。張先生下單後順利抽到了“福袋”。
原以為“幸運中獎”的張先生,到達景區後卻在驗票環節遇到了問題。驗票員表示,兒童優惠門票需要至少提前1天購買,張先生購買的門票不符合使用時間要求,無法核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