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寧療護:在生命終章里理性看待死亡
http://www.crntt.hk   2025-08-08 16:37:43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一場為期一天半的“安寧療護”醫學學術會議近日在濟南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8位知名專家作主題演講,從胰腺癌畫家以藝術對抗病痛的明徹,到醫者用行動詮釋的“生死兩相安”,最終指向的是對生命的釋懷——悅生不惡死。對醫護人員而言,這是提升生命終末期照護能力的專業課堂;於我,則是關於愛與被愛、恕人贖己的人生體悟,也是感知病痛、預先學習死亡的生命課程。

  病痛裡的光:生命終章無礙熱烈盛放

  來自北京的醫學教授首先分享了一位罹患胰腺癌畫家的生命終章。他在命運驟變、病魔肆虐的生命尾聲,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每日忍痛作畫,4個月畫了數百幅作品。明亮、祥和、寧靜,是藝術評論家對這些畫作的評價,與他患病的現實形成強烈反差。

  當《你是風》《想和你去吹吹風》等歌曲隨著講述次第響起,當他生前所拍視頻中黑色絲織物如舞者一般在風中漫天飛揚,筆者深切感受到這位畫家以生命為畫筆的明徹覺知,也觸摸到他無憂無懼、自由躍動的內心世界,詮釋了“即興成為永恒”。

  “活著就是感受。”畫家如是說。他感受過,創造過,綻放過。藝術撫慰了他,他也為人們留下一個以藝術解讀死亡的柔軟視角。正如盧梭所言:“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城市以“生命長河”藝術展形式留存逝者名字。每逢忌日,家人可來此拍照留念。暢想未來的“生命長河”藝術展,若能收錄逝者生前的精彩瞬間,會讓這份紀念更具溫度,繼而淡化對死亡的畏懼。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