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部門出手!醫療科普不是“流量生意”(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虛構病例、誇大效果,假科普、真帶貨……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將迎來更大力度整治。
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自媒體”醫療科普行為的通知》,明確要求“自媒體”賬號對發布轉發醫療科普信息的真實性、科學性負責,嚴禁無資質賬號生產發布專業醫療科普內容,嚴禁違規變相發布廣告。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在發布會上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作牟利工具,還有的通過誇大治療效果、虛構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誤導公眾、斂財牟利。
醫療科普不能是“流量生意”,科學傳播容不得“江湖忽悠”。
為醫療科普信息“立規矩”,通知給出“硬答案”——
網站平台應進一步完善醫療“自媒體”賬號資質認證工作,對申請相關資質認證的賬號,區分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學院校人員、醫藥研發機構等不同醫療領域人員類型,分類開展賬號資質核查。
比如,醫生要曬出醫師資格證和醫師執業證,護士得亮明護士執業證……網站平台應在資質核驗基礎上,在賬號主頁顯著位置強化認證信息展示。
同時,網站平台應進一步強化醫療科普領域認證材料的真實性審核,對證件、單位證明的時間期限、落款部門等明顯可核查的情況,需嚴格比對核查。對醫生、護士等執業信息,需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信息查詢渠道進行查驗比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