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就人民日報報導,租借學生微信號、盜取兒童電話卡、以“兼職”名義誘導撥打詐騙電話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學生實施電詐
暑期,中小學生閑暇時間多,出行、出游、在家獨處時使用手機、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的概率大,一些不法分子在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動起了歪心思。
租借學生微信號、盜取兒童電話卡、打著“兼職”名義誘導未成年人撥打詐騙電話……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方式,試圖利用孩子進行電信詐騙,學生和家長應如何辨別和防範?記者進行了採訪。
租借學生微信賬號,冒充熟人實施詐騙
每天以100多元的價格租用學生微信號,而且是先付款後租用,真有這樣的好事?小心背後的風險!
不久前,北京的一名中學生王某就踩了坑。他在微信群看到一條“租用微信賬號”的廣告,對方承諾“不影響正常使用,每天結算租金”。心動之下,王某出租了自己的微信賬號。幾天後,該賬號因涉嫌詐騙被凍結,警方找到他配合調查。原來,不法分子利用他的賬號冒充熟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高達數萬元。
王某的遭遇不是個案。
進入暑期,多地公安機關通報,有不法分子以“短期租賃”“借用刷票”為名,誘騙學生出租個人微信賬號,隨後利用這些賬號實施電信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一些學生不僅賬號被封,還可能面臨法律追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