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提升“港漂”的防騙意識,警方聯同入境處、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聯合製作防騙視頻加強宣傳。(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新學年臨近,將有不少內地生來香港讀大學,預計開學首一至兩個月為他們遇到詐騙案的高峰期,反詐騙協調中心日前接獲有內地生墮入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損失超過1000萬元。為提升“港漂”的防騙意識,警方除了聯同入境處、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聯合製作防騙視頻加強宣傳,亦向“港漂”宣傳優化版“香港警務處處長給予港漂的防騙信件”及防騙貼士,避免受騙。
內地生中招下降四成
警方今年首5個月共接獲2574宗電話騙案,比去年同期增近兩成,但損失金額從去年同期的12.5億元下跌逾六成至4.3億元;其中涉及內地在港大學生墮入電話騙案共49宗,涉及損失約4400萬港元,兩者數字均比去年同期下跌超過四成。單一最大宗損失金額達920萬元,涉及一名大一女學生,警方今年1月接獲報案,受害人表示在去年底接獲假冒內地官員的騙徒來電,指她涉及洗黑錢等罪案,要求她配合調查及不可向任何人透露案件細節,她在短短數個月間問家人拿錢,向騙徒轉賬了10多次,痛失家人的儲蓄後才意識受騙。警方指,內地生墮入電騙案的情況有顯著改善,相信警方早前的宣傳策略見成效,但個別學生的損失金額仍巨大,涉款高達百萬。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黃知雯表示,中心在本月10日接獲一名即將來港讀大學的內地生報案,受害人在今年4月接獲假冒官員的騙徒來電,其後分10多次轉賬超過1000萬元予騙徒,其間無向親友透露自己相關遭遇;鑒於開學首一至兩個月是“港漂”學生受騙的高峰期,警方認為有必要在他們來港就學前加大力度向他們宣傳防騙資訊。
為提升內地“港漂”生的防騙意識,警方早前與入境處、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聯合製作了防騙視頻,內容包括四類內地來港讀書學生容易受騙的騙案類型,包括求職騙案、假冒官員電話騙案、黑中介騙案以及租房騙案,相關視頻在上月中已推送至各社交媒體,國家反詐中心及國家移民局正籌備開學前於辦證及出入境大廳場合播放,期望實現“兩地聯手,天下無詐”,共同守護“港漂”學生的人身安全與個人財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