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先輩壯烈犧牲地 政訓室重見天日
http://www.crntt.hk   2025-07-31 10:01:08
考據隊歷經多次無功而返的跋涉,終於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溪穀旁,鎖定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政訓室遺址。(圖片來源:大公網)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據大公網報導,1943年3月3日,新界沙頭角老龍田晏台山的密林深處,槍聲撕裂了山野的寧靜。日軍出動近百兵力,兵分三路,向隱蔽於此的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政訓室駐地發起凶殘圍剿。此時,政訓室的武裝人員已先行撤離,留守的非武裝人員在力量懸殊的絕境中,毅然奮起迎擊。

  槍林彈雨中,曾福、邱國璋、符志光三位勇士血灑疆場,以身殉國。彭泰農、陳冠時、陳坤賢則在激戰中負傷,不幸落入敵手。面對日軍的威逼利誘與酷刑折磨,他們堅貞不屈,壯烈犧牲。“三.三事件”後,政訓室──這個領導沙頭角、上水、元朗、大嶼山等地抗戰工作的核心據點,也在戰火與日寇的摧殘後,連同那段浴血的記憶,逐漸湮沒在歲月的荒煙蔓草之中,其確切位置成為長達數十年的歷史謎團。

  日軍突襲圍剿 勇士浴血奮戰

  “找這個地方,太難了!”香港東縱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廖國球回憶道。根據港九大隊《一九四三年軍事補充報告》中手繪地圖的線索,政訓室應位於河溪旁,在三座小山之間的隱秘山坑。然而,數十年光陰荏苒,茂密叢林早已覆蓋了所有痕跡。“我們一次次上山,但仍然找不到確實的地點。”廖國球的聲音裡透著尋訪的艱辛。

  轉機,出現在找到一位關鍵人物──尚健在的港九大隊海上中隊老戰士羅競輝。這位童年曾在老龍田山上放牛的“老土地”,用樸素的話語點破迷津:“冇錯!政訓室就在一塊‘七分地’(不到一畝)上,緊挨著河溪!”羅老的童年記憶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塵封的歷史大門。這“七分地”的描述,與手繪地圖上的溪流位置精準脗合。

  “地形騙不了人。”溪水是生命線,更是戰時據點的命脈。程前和考據隊聚焦目標區域,運用軍事經驗,沿南湧溪溯源而上。果然,在溪流旁,他們發現了那片符合所有地形特徵的三面環山坳地,以及頑強殘存的人工石基。“就是這裡了!”程前登上山頂,俯瞰全局──“當年日軍分三路包抄,這裡的地形完全符合突圍記載。”

  他和香港東縱歷史研究會的考據隊員們,歷經多次無功而返的跋涉,終於在這片人跡罕至的溪穀旁,鎖定了那個在歷史烽煙中若隱若現的坐標──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政訓室遺址。這裡,就是1943年那場悲壯“三.三事件”的發生地。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