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蘇超”爆火:始於足球,成於文化
http://www.crntt.hk   2025-07-23 18:13:28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七輪比賽塵埃落定,集齊了榜首爭奪戰、“南哥”爭奪戰、“筆畫”保衛戰等,話題十足,十三個城市文旅應援花式出圈。

  “蘇超”為何這麼火?答案或許不止足球,更在文化。從最初靠“散裝江蘇”等網絡文化梗引發關注,到隨著賽程深入,各地歷史文化底蘊持續釋放,文旅消費市場不斷升溫,文明新風充分彰顯……“蘇超”如多棱鏡,折射從火爆賽事到文化現象的軌跡,亦似放大鏡,讓文化自信愈發堅定。

  文化“德比”,以足球之名

  第七輪開賽前,一條“蘇東坡在徐州為官、終老常州”的舊事,加上“季札掛劍”的典故,因常州對戰徐州而刷屏。網友笑稱“看一場球,補一堂歷史課”。

  足球“德比”指的是同城或近鄰對峙,在江蘇,球場之外城市文化的亮相也是重頭戲。江河湖海齊聚一省,長江文化、大運河文化、江南文化、江海文化四大主脈交匯,楚漢文化、江淮文化、吳文化各具獨特氣韵,歷史典故、詩詞歌賦、特產風物各有各的精彩。

  兩個多月來,“散裝江蘇”“蘇大強誰也不服誰”這些老梗,被“蘇超”釀出了新酒。

  文化在“競合”中彰顯。一句“淮揚菜正統之爭”,揚州和淮安這兩大淮揚菜源頭同亮身段,一碗獅子頭、一份軟兜長魚,賽的是“味”;一聲“楚漢爭霸”,徐州漢文化、宿遷的“項王故裡”,爭的是“雄”;一場賽詩大會、幾封“書信”往來,較量的是誰的詩詞最多,誰的絕句更絕,比的是“才”。

  “江蘇各個城市的文化歷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起全國人民這麼持久的熱情與關注。”作家王幹說,“蘇超”精準捕捉了江蘇人內心對家鄉榮譽的認同感與好勝心。

  文化在“創新”中傳承。球場上,徐州的球衣融入楚漢戰甲元素,南京的隊徽是辟邪神獸,蘇州讓江南“四大才子”與啦啦操隊友同舞,淮安、連雲港不約而同請來了西游“天團”;球場外,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們也接住了這波流量,香包、剪紙、團扇、泥塑……各類非遺產品通過與“蘇超”元素結合,收穫新“粉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