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村公路布局建設重點和時序,推動骨幹路網提檔升級和基礎路網延伸完善,對不符合最低技術等級要求的農村公路根據需要抓緊升級改造、盡快實現達標。同時,深化交通與旅遊、能源融合,服務鄉村產業發展。
安全為要。自2012年以來,我國已累計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41萬公裡,農村公路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下一步將持續加強農村公路及其橋梁隧道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強化應急保障和防災抗災能力建設。
提高質量。強化制度建設、標準引導、社會監督、信用評價等,確保農村公路質量耐久、工程耐用。
據介紹,交通運輸部今年全年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10萬公裡,新增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鄉鎮250個,新增通硬化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1.2萬個。
建好護好,資金哪來?
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保障格局形成
當前,我國農村公路的技術等級相對較低,大部分為三、四級公路。根據現行公路標準規範要求,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設計使用年限大致為8至10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設計使用年限大致為10至15年。養護好農村公路,延長公路使用壽命,成為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建好護好農村公路,資金從哪里來?
“政府投入是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的主要來源。”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賈毅介紹,中央通過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等資金渠道,地方政府通過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等支持農村公路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