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7月9日,一台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的以舊換新家用空調,成為2025年我國第1000億件快遞。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千億件這一重要關口,比2024年提前了整整35天。這表明我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電商滲透率持續攀升。
“十四五”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實現了持續較快發展,快遞業務量已連續5年突破1000億件。
天南海北,快遞織就幸福網
在新疆莎車縣的一個快遞驛站,維吾爾族姑娘阿依努爾熟練地在一堆包裹中找到了自己的快遞,里面是給弟弟網購的學習資料和給奶奶買的糕點。“以前買這些東西要去市里,現在家門口就能取!”
幾千裡之外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牧民巴特爾坐在蒙古包里,打量著剛收到的新馬鞍。“在手機上點幾下,兩三天工夫快遞就直接送到牧場邊上的服務站了。”他撫摸著新到的馬鞍笑著說,“比去旗里買省了3天工夫,還不用擔心路上磕碰。”
在“荔枝之鄉”廣東茂名,淩晨采摘的荔枝帶著露水被送進冷鏈車間。“必須爭分奪秒!”果農林伯看著工人們打包荔枝,“我們和快遞公司有合作,走航空和高鐵優先通道。北京、上海的客戶今天下單,明天就能吃到剛摘下來的果子。”
“如今,隨著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持續加強,農村地區的寄遞服務短板逐步成為‘潛力板’。”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持續加強,有力促進了城鄉資源要素流動,縮小了城鄉居民消費模式和服務體驗的差距,在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