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保持韌性 中國次季料增5.2%
http://www.crntt.hk   2025-07-03 12:03:25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据大公报报道,儘管特朗普發起的對等關稅和複雜的地緣博弈大幅抬高全球貿易的摩擦成本,但中國5月的經濟數據保持了較強的韌性,多項經濟指標依然超預期,尤其是消費這一塊,5月社會零售總額按年增長高達6.3%,打消了市場外需的不確定性對內需會產生的負面衝擊。

  從生產端來看,5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高達5.8%,也僅比4月的6.1%略有回落,高於市場預期的5.7%,來自生產端的韌性延續。從5月經濟數據做線性外推,第二季度GDP增速維持在5.2%左右的可能性頗高,這也對應了全年完成實現5%的增長難度不大。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數據好於預期固然有助於推升整體的風險偏好,中國經濟增長的相對確定性有望繼續帶來資產價格重估,為增量資金流入提供信心支撐。但另一面也會看到,基本面的確定性和市場長期穩健上漲,要維繫在上市公司業績持續企穩向好的基礎之上,避免單一的估值抬升和情緒驅動所引發的潛在市場波動。

  從5月統計局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來看,1至5月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跌1.1%,較1至4月下滑2.5個百分點。可見,從基本面量的企穩轉化為企業利潤的回升仍面臨多重挑戰。

  最重要的一個挑戰是,持續的價格低迷對企業盈利能力形成擠壓。1至5月工業增加值累計按年增長6.3%,可見企業利潤走弱的關鍵原因不是在生產端,而在於價格低迷,1至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僅下跌2.6%,5月PPI單月按年跌3.3%,可見價格低迷是企業利潤下行的主要推手。

  價格低迷的背後反映需求偏弱、產能利用率下降和內捲式競爭造成的銷售價格下跌,以及運營成本抬升,1至5月工業企業利潤率為4.97%,環比雖呈現季節性回升,但同比跌4.24%成為企業利潤回升的主要拖累。如果要推動企業盈利回升,在生產韌性維持的前提下,就先得改變價格走弱的壓力。價格上漲要麼是需求端的持續回升,要麼是供給端的壓降,要麼兼而有之。

  從供給端的角度來看,過去幾年製造業投資持續高於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在支撐了短期總需求的同時也擴大了產能投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