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在山東省棗莊市一家超市選購商品。新華社發(孫中喆 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雖然CPI總體略有回落,但部分領域供需關係有所改善,價格變化傳遞出三個積極信號。
信號一:物價“核心穩”
能源價格下降,是影響CPI回落的主要因素。5月份,能源價格環比下降1.7%,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13個百分點,占CPI總降幅近七成。
值得關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物價呈現“核心穩”格局。
“提振消費相關政策持續顯效,一些領域價格顯現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分析,除了核心CPI漲幅比上月擴大外,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此外,金飾品、家用紡織品和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0.1%、1.9%和1.8%,漲幅均有擴大。
隨著上海“五五購物節”拉開帷幕以及“6·18”電商大促提前,上海市民張璐陸續下單——有70多歲老母親想要的拍照像素更高的手機,有10歲女兒喜歡的文創擺件,有新款的吹風機、料理機以及常用的廚衛用品。“滿減、消費券、‘紅包’等促銷帶來實惠,讓我們不斷改善生活。”她說。
今年以來,各地按照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的政策思路,多措並舉提振消費。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教授徐國祥分析,一系列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協同顯效,推動供需結構持續改善,會對相關行業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