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京大學團隊成功將輻射制冷膜投入市場應用
http://www.crntt.hk   2025-06-16 13:24:53
墨光新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輻射制冷材料生產車間。以上圖片均為墨光新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提供(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你敢信嗎?一片神奇的薄膜,用在手機上,如同不耗電的“空調”,可實現降溫5至10攝氏度,提升電子產品使用壽命和穩定性40%以上。

  走進蘇州高新區的墨光新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製造車間裡忙碌而有序:一片片鋼化玻璃在自動化產線上流轉,經過清洗、覆膜、撕膜、上傘後,離子槍將功能材料汽化,以一層原子的厚度,在鋼化玻璃上形成致密又稀薄的膜層。這就是公司的主打產品——輻射制冷膜,目前已用於小米、蘋果的兩款手機上,另有兩個國產手機品牌的訂單正在交付中。

  這是一項來源於實驗室的科技成果。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院長、教授朱嘉帶領團隊十年磨一劍,於2019年在光熱調控領域實現了突破。“要將物體溫度降得更低,就需要將它的能量做得更低,即減少攝入的能量項,增加輻射出去的能量項。”團隊成員、南京大學副教授朱斌介紹,團隊基於“輻射制冷”原理,調控分子結構、微納結構和尺寸形貌,從無到有研發出可在太陽光波段實現低吸收率、在大氣窗口波段實現高發射率的新材料,通過將熱量以特定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實現零能耗持續降溫。2021年,小米公司關注到這項成果後,來到實驗室,希望將技術用於電子產品降溫方面。

  為什麼“給手機降溫”如此重要?隨著手機集成度的提升以及AI芯片的植入,手機能耗越來越大,為了減少手機使用中發燙、卡頓和自動關機等問題,散熱功能日益重要。

  在實驗室,樣品經測溫後效果明顯,給了團隊產業化的極大信心。2022年,在學校牽線搭橋下,科研團隊在蘇州高新區成立墨光新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致力於將輻射制冷技術從實驗室推向產業化。蘇州高新區為公司提供了7000平方米廠房,並免去3年使用租金。

  “我們邁出‘從1到10’的一步,得益於2020年科技部等9部門聯合推出的‘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這項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利用成果作價入股,積極投身科技成果轉化。南京大學是江蘇首批試點單位之一。”朱斌說,“公司一次性買斷7項專利,整個評估過程透明合理。”明晰的知識產權歸屬不僅提升了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積極性,讓團隊沒有“後顧之憂”地放手拼搏,還吸引了諸多投資機構青睞。

  然而,從書架到貨架、從樣本到產品的過程,比想象中更為複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