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機器人再“打擂” 算法誰與爭鋒(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繼北京亦莊馬拉松後,人形機器人比賽再次開賽了。這次比的不是跑步,而是格鬥。
您剛剛看到的就是《CMG世界機器人大賽·系列賽》機甲格鬥擂台賽的現場畫面。比賽採用積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鐘。擊中頭部、軀幹為有效擊打,手部動作有效擊打計1分,腿部動作有效擊打計3分。倒地一次扣5分,被擊倒8秒內無法起身則扣10分,本回合結束。
作為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格鬥競技賽事,本次比賽在競技賽之前還進行了表演賽。表演賽中,人形機器人結合燈光與音樂編排,充分展現其協同控制與動態響應能力。
人形機器人再“打擂” 算法誰與爭鋒
在剛剛結束的比賽中,操作員陸鑫操控的AI策算師最終獲得冠軍,獲得"格鬥之星"稱號。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人形機器人,近幾年正以驚人的速度走進大眾視野。從蹣跚學步到機甲格鬥,在科技與熱血交織的舞台上,人形機器人不僅展示了技術實力,也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揭秘一、人形機器人如何學習格鬥動作?
以參加本次比賽的人形機器人G1為例,它目前已經具備8套基礎格鬥動作和多個組合動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等。
揭秘二、人類如何操控機器人格鬥?
在格鬥賽場上,操作員主要通過語音控制、遙控控制兩種方式實現對機器人的操控,可謂是實時操控,人機協同。比賽前夕,技術人員就已經測試了“語音控制”的人機交互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