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無人機照片,4月24日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積極支持香港企業和人才擁抱大灣區的無限商機,更鼓勵廣東企業利用香港多元優勢和專業服務加快“走出去”。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約九成廠商會會員企業在內地設廠,其中近八成集中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這裡不僅是香港企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更是進入內銷市場的關鍵門戶。
擴大東盟貿易份額 開拓新夥伴新市場
除了積極融入大灣區,香港也積極開拓東盟市場,憑借“一國兩制”獨特優勢、自由開放的經濟環境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跟東盟國家的合作範圍廣闊,大家有共同利益。”李家超說。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數字,從2018年到2024年,東盟在香港市場份額已由7.4%上升至8.7%,排名僅次於內地。自2019年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為香港第二大貨物出口市場。
“通過深化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加強與大灣區的創科聯動,香港定必能夠在全球經濟格局重整中找到新定位,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經民聯副主席、特區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說。
李家超說,香港會進一步擴大香港經貿的“朋友圈”。5月初,李家超即將出訪中東,謀求拓展新興市場,幫助本地中小企“走出去”。
去年7月底,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隨特區政府代表團訪問老撾、柬埔寨和越南,為更多港商進軍東盟市場做好部署。“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必須努力尋找新夥伴,開拓新市場,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擔當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莊子雄說。 |